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在民族存亡關鍵時刻,一個企業、一個人能做什么?
張裕人的回答是:以酒為戈,以身報國。
毅然歸國的張劍輝
加入“華僑抗日救國義勇隊”
1932年1月28日午夜,“淞滬抗戰”爆發。就在這一天的白天,張裕葡萄酒南洋總代理已經在新加坡《新國民日報》發布廣告,向南洋華僑召喚、為前線將士助威。

廣告借古詩召喚僑胞:“葡萄美酒夜光杯,飲罷葡萄熱血催。勸君更盡一杯酒,直搗黃龍奏凱回。”

“淞滬抗戰”爆發不久,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先生之子——張劍輝從南洋檳城奔上海,毅然參加由200多名華僑青年組成的“華僑抗日救國義勇隊”。
發行“救國售酒券”
購置國防航空機
同年,張裕公司粵行(廣東省總經銷處)在廣州發行“救國售酒券”,承諾每售出一券,即以半數金額捐獻政府,用于購置國防航空機。券上清晰印著戰斗機圖案,呼吁同胞們為抗戰盡一份力。

“救國售酒券”背后印著激蕩人心的口號:“購金獎白蘭地一瓶,可收復已失地三尺;飲金獎白蘭地一杯,可增民族熱血三分。”
進步工人對敵斗爭
在日本軍管期間,張裕公司進步工人同樣與敵人展開斗爭。1946年7月1日出版的《煙臺日報》刊登通訊《新工人于仁昌——記張裕釀酒公司工人》描述:“當工人們發現酒石酸是制造軍火工業的原料時,他和其他工人就盡量設法破壞,結果產量一天天減少,質量也低到幾乎失去作用。”


潛伏敵營
冒死送情報的張世祿
抗日烽火中,張家的女兒同樣英勇。1945年5月,張弼士的孫女、張劍輝的大女兒——張世祿受黨組織指派,潛伏到煙臺偽警察局特務科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8月23日拂曉前,張世祿冒死送出日軍要逃跑的情報,為我軍解放煙臺立下關鍵一功。


一寸山河一寸血,無論身在何處,中華兒女從來不曾低下高昂的頭。

新中國成立后,張裕人秉承“實業報國”“踏踏實實做事 功到自然成”的精神,“打磨”出了全球酒王之王、全球XO盲品冠軍、全球暢銷大單品盲品冠軍等多個榮登榜首的品牌。




2023年、2024年,張裕連續兩年蟬聯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的“全球最強葡萄酒&香檳酒品牌”(World’s strongest Wine & Champagne brands)榜單第一名。
杯中有山河,酒中見精神。張裕人將繼續踏實前行、不負時代。(文章來源:張裕葡萄酒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