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葡萄酒行業面臨著一個嚴峻挑戰:Z世代消費者似乎正在逐漸遠離葡萄酒。數據顯示,這一群體的消費份額顯著低于前幾代人,但這并非因為他們不愛葡萄酒,而是行業尚未適應他們的需求。作為“數字原住民”,Z世代成長于即時滿足和高度社交化的環境,而葡萄酒行業傳統的復雜術語和專業門檻,與他們追求簡單、透明、真實的消費理念形成了鮮明對比。
別太復雜,讓我們輕松看懂
傳統葡萄酒營銷依賴專業的術語和復雜的知識體系,這給年輕消費者帶來了認知負擔。多項市場調研表明,超過三分之二的Z世代消費者主要依據產品外觀做出購買決定。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理解產品特性——通過“清新果香”“順滑口感”等直觀詞匯了解風味,通過“朋友聚會”“佐餐搭配”等場景標簽明確用途,通過“有機種植”“可持續包裝”等標識確認價值觀念。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種轉變要求行業從根本上創新產品設計,需要開發明確易讀的入門級產品系列,與年輕設計師合作打造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包裝,并對所有營銷語言進行革新。重點是,行業要用通俗易懂的表達取代專業術語,確保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準確性,讓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就能理解產品特性并做出選擇。
到年輕人的地盤做生意
對Z世代而言,社交媒體已成為生活、社交和消費的完整生態系統。麥肯錫《2023年中國消費者報告》的調研數據顯示,超過70%的Z世代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現新品牌,約50%的年輕消費者表示,愿意在社交平臺內完成從種草到購買的完整消費流程,這種結構性轉變,意味著傳統渠道策略亟待革新。
疫情加速了數字化進程,也強化了年輕人對健康、可持續和透明度的關注。他們更信任真實用戶的分享和價值觀相符的推薦,而非傳統廣告。因此,營銷需要融入數字文化語境:用短視頻展示輕松飲用場景,通過生活方式類“KOL(關鍵意見領袖)”展現產品如何融入日常生活。這要求行業將重心轉移到年輕人群聚的平臺,與內容創作者建立長期合作。
喝的不只是酒,更是態度
Z世代正以價值觀重塑消費市場。貝恩公司與阿里巴巴研究院聯合研究顯示,62%的年輕消費者愿為區域性產品支付溢價,54%的消費者會主動核查產品有機認證。這種價值導向正在推動全產業鏈的深度變革:從可持續種植到環保包裝,從供應鏈透明化到碳足跡管理,行業必須將可持續發展從營銷話術轉化為產品基因。

圖片來源:新華社
然而,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時,行業也面臨新的挑戰。例如,快速增長的無酒精葡萄酒雖契合健康需求,但其脫醇過程的高能耗卻與環保理念形成矛盾,這種兩難的處境,正推動生產商探索自然低酒精等創新解決方案,以求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場變革不僅是市場需求的回應,更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改變,從放下身段開始
傳統葡萄酒贏得Z世代的關鍵在于心態轉變:從教育他們接受傳統標準,轉向理解并適應他們的語言和生活方式。正如業內洞察所示,“適用于年輕一代的營銷,同樣能吸引年長一代,但反過來卻行不通。”行業需要以開放的姿態重新定義葡萄酒的角色——它不是需要頂禮膜拜的復雜儀式,而是值得分享的簡單快樂的日常時刻,這個系統性變革,將決定我們能否真正“與未來共釀”。(原載于Wine Industry Advisor 本報記者徐菲遠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