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迎來第48個全國“質量月”。在全面深化全民質量行動的背景下,企業紛紛推行以質取勝的生產經營戰略,全面質量管理水平的創新實踐蓬勃展開。作為國內啤酒行業的領航者,青島啤酒從基礎質量管控到“魅力質量”引領,從傳統生產到數字賦能,青島啤酒的質量進化之路,正是中國品牌向質量強國邁進的生動縮影。

“魅力質量”破局:從滿足標準到創造驚喜
在青島啤酒1903 MIX酒館里,消費者舉著定制酒杯,一邊品嘗帶著果香的精釀啤酒,一邊欣賞現場音樂——這種“不止于酒”的沉浸式體驗,正是青島啤酒“魅力質量”理念的鮮活實踐。
區別于傳統“符合標準”的質量認知,青島啤酒率先提出的“魅力質量”,核心是為消費者提供“超預期的愉悅體驗”,讓質量從“硬邦邦的指標”變為“有溫度的感受”。
這一理念的創新,源于青島啤酒對消費需求變遷的敏銳捕捉及發現:“現在的好品質,不僅要標準嚴苛,更要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為實現這一目標,青島啤酒從原料、工藝到場景全方位突破:在麥芽、酒花、酵母等重要原料上,青島啤酒建設啤酒行業規模最大的專屬麥芽廠、建立“大麥指紋數據庫”,攻克酵母菌種高效選育技術和產業化應用,賦予啤酒獨特風味;創新推出的低卡低糖健康干啤、口感醇厚的生鮮原漿,覆蓋不同人群需求;而TSINGTAO 1903酒吧、青島啤酒節等場景,則讓啤酒消費從“飲用”升級為“文化體驗”。
這種創新,也讓青島啤酒屢獲國際大獎,產品遠銷120個國家和地區,每一分鐘就有4萬瓶在全球被開啟。

數字全鏈賦能:構建新型質量管理體系 細節入手琢精品
打開青島啤酒的生產系統,每瓶啤酒的1800多個質量監測數據清晰可查——在全球食品飲料行業首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從原料采購,到糖化、發酵的實時參數,再到物流環節的冷鏈溫度,這串“數字身份證”構建起“數據驅動、精益管理、敏捷響應、綠色可持續”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讓質量內涵從“產品本身”拓展至“全生命周期”。
在青島啤酒的車間里,曾有一個“瓶蓋墊片難題”:過去行業依賴進口的吸氧墊片,不僅成本高,還存在吸氧后材料發白、賦碼不清的問題。青島啤酒聯合高校開展數百輪測試,不僅實現墊片材料國產化,還攻克“吸氧+清晰賦碼”雙重難題,如今這項技術已出口海外。
這背后,是青島啤酒對“細節質量”的極致追求——從麥芽、酒花的指紋圖譜解析,到酵母選育“芯片關”的突破,企業在發酵菌種、綠色低碳等領域4次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成為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數字化更讓質量管控“看得見、摸得著”。過去看不見的生物發酵過程,如今通過24小時實時監測,能精準捕捉溫度、壓力的細微波動,這種全鏈管控,筑牢了產品質量根基。此外,青島啤酒搭建起“供應鏈—制造—營銷”的數字化生態,讓質量管理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

“鮮”與“健”的突破:從產品到體驗 點亮質感生活時尚度
“下單30分鐘,剛從源頭工廠下線的原漿啤酒就送到家了!”不僅在青島,這樣的消費場景在全國漸成常態。
青島啤酒原漿采用“不殺菌、不過濾、不稀釋”工藝,富含活性酵母和氨基酸,但也面臨“儲存短、溫控嚴”的挑戰。為破解這一難題,企業打造“極速保鮮鏈”:依托大數據跟蹤物流軌跡,創新“新鮮直送”服務,讓這款“像剛摘下的水果”般的啤酒,實現全國24小時觸達。這是青島啤酒質量水平“更鮮活、更健康、更便捷”的縮影。
在“健康”維度,企業針對消費者需求開發新品,如低卡干啤、無醇啤酒,滿足健康消費趨勢;在“便捷”維度,行業率先推出15箱私人定制服務,讓消費者參與產品創造;在“鮮活”維度,生鮮啤酒市場的熱銷,推動青島啤酒重構“研產供銷”模式,用技術縮短“工廠到餐桌”的距離。
如今用“新鮮直送”定義消費體驗,青島啤酒的質量水平始終與時代同頻。在質量強國建設的征程中,青島啤酒以122年的堅守與創新證明:品質之美,源于對每一個細節的極致追求,更源于對消費者需求的永恒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