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飛天茅臺1499元一瓶”成為行業內外熱議的焦點。起因是隨著“雙11”臨近,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在“百億補貼”基礎上,疊加平臺優惠政策,使得500ml裝53度飛天茅臺的實際到手價,首次與官方建議零售價1499元持平,個別平臺甚至低至1299元。
值得玩味的是,回顧茅臺價格波動的軌跡,幾乎每一次價格松動,都是由電商平臺率先觸發。
北京環聞網傳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肖立軍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指出:“茅臺的庫存結構和其他白酒不一樣。經銷商手里沒多少貨,反而渠道商、黃牛和民間藏家手里壓了不少貨。因為之前大家都盯著它的增值屬性搞‘存新喝舊’,等增值預期沒了,這些庫存就成了低價出貨的源頭,電商補貼的貨源大多來自這里。”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一次小幅調價,往往如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會引發一連串的市場反應。特別是消費者的價格預期,也在這個過程中被不斷重塑——低價信號一旦被接收,便在消費者心智中生根發芽,逐步傳導至渠道端,進而動搖線下的價格體系。
但現實情況是,線下批發價與線上成交價之間仍存在近200元的價差。若再計入終端環節的利潤加成,飛天茅臺的實際零售價普遍徘徊在1700元至1800元,折射出茅臺價格體系在不同渠道間的張力與博弈。

那么,1499元一瓶的飛天茅臺,其價格走勢究竟是源于企業在復雜環境下的主動戰略調整,還是更多受制于市場與渠道的被動局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認清一個現實:飛天茅臺的價格回落,恐怕不可避免。
“茅臺的市場價格長期超過建議零售價,這是由于市場供需結構造成的。”北京圣雄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文武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茅臺一直強調要讓市場價格回歸到1499元,但始終未能實現。當前,茅臺網傳價格到1499元,實際上是受大環境和白酒消費不景氣,以及茅臺的市場政策等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他認為,從眼下形勢來看,11月茅臺價格很可能跌破1499元,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茅臺內部更換領導,政策方向尚不明確,導致經銷商出貨意愿增強;二是第三季度白酒行業整體表現不佳,這一趨勢難以逆轉,市場會進一步冷卻;三是今年整體消費環境未見回暖跡象,高端白酒缺乏增長動力。
鄒文武預測,11月茅臺價格將創下新低,隨后在2026年元旦至春節期間有望回升。但他也強調,如果春節前后市場仍未回暖,那么,1499元的價格防線恐怕也難以守住。
“大眾對茅臺的價格如此感興趣,本質上反映了市場經濟的三大基本規律——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它們共同作用于產品價格,而價格就是市場的信號。”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原副總經理吳佩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價格并非單一商品的標價問題,它牽涉到品牌地位、企業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等多個層面。尤其是茅臺這樣的行業龍頭,一旦放開1499元的價格管控,影響的不僅是其自身,更將波及整個白酒行業。因此,茅臺在這個問題上,必定會極為謹慎。
關于未來茅臺是否會走向1499元的價格,吳佩海認為,主要取決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客觀市場環境的變化,二是茅臺自身的主觀戰略選擇——即企業究竟追求什么。若想同時實現“穩價、增長、高利潤”三大目標,在目前來看,難度極大,很可能只能保其二或取其一。

采訪中,著名陳年白酒收藏專家、曾品堂創始人曾宇表示,茅臺短期內不太可能在其自有電商平臺上以1499元的價格放貨。“因為茅臺一直要求經銷商挺價,不能低價出貨。但茅臺價格下跌的趨勢是止不住的,跌破1600元甚至1499元,只是時間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堰塞湖’里的水越來越多,這個問題始終無法解決。”他進一步指出,假如未來茅臺市價跌至1300元或1200元,導致1499元的官方定價失去意義,那時,茅臺才有可能在自有渠道放出1499元的價格。
“事實上,在目前政策調整與投資屬性減弱的背景下,受沖擊最大的恰恰是茅臺。”曾宇指出,但它還要繼續保持增長,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最終結果只能是價格不斷下探——但底部究竟在哪里,目前很難判斷。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市場的確在期盼平價茅臺。
有消費者直言,如果飛天茅臺能直接以1499元的價格買到,他打算“囤上幾箱”。在他看來,能以官方指導價購買絕對是好事一樁,甚至可能推動公司營收增長——畢竟,現有消費者會買得更多,潛在消費群體也有望加速擴大。
另有消費者告訴《華夏酒報》記者,若在專賣店能按這個價格買到,他會先入手兩箱囤起來;如果價格更低,還會繼續補倉。他提到一個重要場景:這些酒可以在重要場合開瓶飲用,即便只喝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存放十年、二十年后,說不定一瓶價格能漲到3000元。“那不就等于免費喝了半瓶嗎?”他笑言。
這番看似玩笑的話語,實則揭示了茅臺在消費者心目中獨特的雙重屬性——既是社交場合的硬通貨,也是值得長期持有的“液體資產”。
來自渠道端的聲音同樣值得關注。“飛天茅臺價格跌破1499元盡在眼前。說是壞事的,一定是一些投機的、囤貨的人,而不是真正喝酒的消費者。”一位醬酒經銷商坦言,但凡自己花錢買酒的消費者,一定希望白酒價格不再那么高高在上。本來白酒就是老百姓喝的酒,只有飛天茅臺從神壇上跌落,其他的各類白酒才有可能回歸到其合理的空間。

對此,華夏酒報社社長、中國酒業新聞網總編輯吳賢國分析指出,如果茅臺穩住了價格或者輕微倒掛,整個白酒行業的邏輯需要重新演繹。但或許這就是中國白酒從浮躁走向平實的開始:從注重品牌到更加關注產品品質;從以廠家為核心走向以消費者為核心;從代理制走向面向C端的用戶服務制;從非理性的傲慢與偏見,走向理性的虛心與樸實。
“這就是白酒要倡導的內涵、要傳遞的價值。所謂賣生活方式,其實就是情感共鳴!”吳賢國如是說。
對此,黑龍江糧醇醉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但他更側重于商業本質:“其實,茅臺說到底也是一瓶酒,都應有其合理的價格區間。我們所做的文化賦能、品牌塑造與消費者培育,根本目的應是獲取持續、健康的利潤,而不是制造話題與價格泡沫。”
他進一步強調,“沒有茅臺的時代,只有時代的茅臺”,點明了任何品牌都需順應市場周期與消費環境的變化。
但無論如何,酒業同仁共同期盼茅臺能擔當起“帶頭大哥”的責任,引領行業穿越當前調整期,走向一條更加可持續、更健康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正如貴州茅臺董事、代總經理王莉在11月6日下午舉行的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線上)中所言,本輪行業調整是外部環境變化與內部適配不足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也是行業再出發、再創新、再轉型,更好適配市場、對接需求、促進發展的好機會。茅臺將在堅守卓越品質的基礎上,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努力化危為機、開拓市場,推動茅臺、助力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