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輝同行”半年返場30余次、單日銷售破百萬、復購率超45%,新品“黃關·氣泡冰黃酒”上市一周就爆賣2000箱……來自陜西漢中秦巴山脈的黃關黃酒正成為一顆備受行業矚目的“新星”。
以年輕態形象燃爆線上平臺的黃關黃酒,實則歷史悠久,其在線上市場瞬間爆發的姿態,也被視為“厚積薄發”。
那么在整個釀酒行業都進入到深度調整期、企業普遍為銷售不振而苦惱的今天,面向新生代的黃關黃酒到底做對了什么?它如何能夠引爆年輕消費者的熱情?
黃關氣泡冰黃酒憑什么爆賣?瞄準市場盲點的創新之作
“佐餐喝什么,真的選對了嗎?”——黃關·氣泡冰黃酒的成功,在于選對了賽道,直擊傳統酒類在佐餐場景下的消費痛點。
黃關·氣泡冰黃酒被形容為一款“剛剛好”的佐餐酒,因為它避開了啤酒、白酒、紅酒所面臨的問題。
啤酒,爽而苦,女性消費者對此表示抗拒;白酒,社交酒品,白酒在餐飲社交上的文化是基于權力等級次序而生,年輕一代以逆反心態對抗“酒桌權力PUA”;紅酒,浪漫而儀式感強,隨興消費的Z世代對此并不感冒。
黃關黃酒品牌總監丁薛文表示,黃關·氣泡冰黃酒正是對這一市場痛點的精準回應。今年8月,黃關黃酒被中金企信認證“冰黃酒開創者”,奠定這一賽道的領先地位。

這款產品將酒精度精準控制在8度,這一被定義為“清醒與放松的黃金分割點”的度數;為黃酒注入氣泡,產品定位明確指向“日常想喝又怕多”的新消費群體,主打“低嘌呤,不升糖,輕飲無負擔”的健康理念。
這些目標的實現看似輕松,實則一點兒也不簡單。在實際的研發中,黃官酒業按照“1、傳統黃酒工藝復原,2、低度化實驗啟動,3、氣泡技術突破,4、風味平衡與口感調適”的順序對項目加以推進。
實際上,年輕態的黃關·氣泡冰黃酒其根基依然在于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在此基礎上繼續降度并應用現代科技加入氣泡,最后實現氣泡與低度化黃酒基酒的有效融合,產生清爽宜人、微醺不易醉的全新產品。
“黃酒不是老一輩的專屬,創業也不是顛覆傳統,而是讓傳統走進當代生活。”丁薛文表示,氣泡黃酒上市后,一周時間就爆賣2000箱,這樣的市場業績證明了產品定位的精準。

厚積薄發,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是雙重積淀

對于陜西黃官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偉而言,黃關·氣泡冰黃酒的成功并非奇跡,更多屬于“厚積而薄發”,是屬于歷史傳統與企業經營的雙重積淀。
歷史資料顯示,黃關黃酒的釀酒脈絡,可清晰追溯至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創立的黃官釀酒坊,以"遵古法、重時令、求本真"為訓誡,開啟了延綿不絕、六百余年的釀造史。
實際上,黃官釀酒坊所在的漢中南鄭區,其釀酒歷史更為悠久。
在被譽為亞洲三大舊石器遺址之一的龍崗寺遺址中發現的稻谷遺存,以及雙耳尖底瓶等盛酒工具,從實物上印證了7000多年前,黃關黃酒所在的漢中南鄭地區,已具備了黃酒釀制基礎。
而“黃關黃酒”命名的由來,則可追溯到三國時期。
相傳劉備旗下五虎上將之中的關羽與黃忠,一度頗多齟齬,劉備為此設下酒宴勸和兩人,所用的就是漢中秦巴山下、青龍泉水所釀的黃酒,后人就將此地所產美酒稱為“黃關”。
若以釀酒之始算,則黃關黃酒已有7000年的釀造源流;若以文化傳承算,則黃關黃酒與三國文化有著斬不斷的關聯;若以酒坊延續的脈絡算,則黃關黃酒同樣是笑傲北方六百余年的老字號。
1986年,在"黃官釀酒坊"舊址上創辦的黃官酒業,將作坊技藝推向產業化傳承新階。
2022年,“黃關黃酒古法復釀技藝”列入陜西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核心技藝包括三項獨特傳承:一是"秘制酒曲",二是"酒體復釀",三是"陶壇陳釀"。
董事長宋偉正是基于這種綿延不絕的釀造傳承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將氣泡黃酒的成功視為“厚積薄發”。對他個人而言,黃關黃酒的爆發式增長,同樣是一種“厚積薄發”。
“三十年規劃,我們用前十五年做準備,用未來十五年全力沖刺!”宋偉如是總結他以及他所率領的黃關團隊在酒業的奮斗歷程。
這個曾在建材出口領域深耕多年的商人,于2009年離開外貿行業,一頭扎進黃酒的世界,且于2016年出任黃關酒業董事長,開始用十年時間,重新梳理黃關黃酒的產品線并夯實其生產基礎。
在他執掌企業后,投入重金擴大生產規模、恢復手工釀藝,系統化制定企業戰略、品牌戰略、市場戰略,這才有了后來在線上平臺與年輕消費者之中實現爆發式增長的年輕態新品。
創新轉型,將千年傳承轉化為“非遺體驗”
以黃關·氣泡冰黃酒為代表的一批“爆款產品”的出現,不止來自于黃關酒業千年傳承的厚積、不止來自于秦巴生態的卓越,更來自于企業對于消費趨向的精準把握。

“守正創新:以科技賦能傳統工藝,加快黃酒口感年輕化、場景多元化”陜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協會執行會長劉強在第三屆黃關黃酒嘉年華上的致辭,為黃關黃酒的轉型戰略定下基調。
劉強表示,2024年中國黃酒的市場規模約240億元,2025年黃酒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00億元,黃酒業的年復合增長率超15%以上,遠高于其他酒種行業整體水平。
黃酒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高速增長?

“來自于產品創新、來自于渠道變革、來自于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劉強分析,黃酒消費者的構成中,25-35歲消費者占比從2020年的18%攀升至2025年的34%,這表示年輕一代更青睞于健康化、適口性強的產品,同時基于對“國潮”的追逐,年輕消費者更喜歡富有歷史與文化底蘊的產品。
面對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和消費潮流的變化,黃關黃酒敏銳捕捉到市場變革信號。
文化、釀藝、科技,這三者成為黃關變革的支柱——在文化賦能上,黃關充分挖掘龍崗文化與三國時期黃忠與關羽的“忠義”故事,構成了黃關的品牌文化內核;在釀藝傳承上,非遺認證的“秘制酒曲、酒體復釀、陶壇陳釀”三大核心技藝,成為塑造黃關鮮明的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上,將非遺釀藝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實現了傳統黃酒的“氣泡化”、“冰飲”,并且實現了低糖化、低嘌呤的健康化特質,使產品更為契合年輕一代的需求。
這讓黃關形成了,既適應傳統消費場景、又能切入日常飲用場景的產品矩陣,實現了傳統技藝與當代生活的有機融合。
這一結構性變化,有效捕捉了年輕世代的消費情緒。
數據顯示,黃關黃酒的消費結構中,18-35歲人群占比為59.7%,18-45歲人群占比高達81.79%——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出黃關黃酒已經完成了從“老一輩的專屬”到“年輕消費新寵”的轉型。
渠道革新也是重要部分,黃關積極擁抱線上渠道,創下“與輝同行”單日銷量破百萬的銷售記錄!
黃關黃酒的發展證明,老字號年輕化的核心并非拋棄傳統,而是將文化資產轉化為鮮明化的品牌個性與年輕態的消費場景。當年輕人舉起黃關·氣泡冰黃酒時,他們消費的不僅是口感,更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非遺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