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化風潮再起,“微醺”備受年輕人偏愛,白酒企業千方百計迎合年輕一代的同時,他們到底偏愛怎樣的生活方式和飲品?這成為大家都頗為關注的問題。
集瓜數據推出的《2025“新養生主義”人群洞察報告》表明,年輕一代對于傳統的“養生”概念并沒有摒棄,反而是投身其中,那么,酒企是否可以據此來調整自己的新品開發思路,打造符合新世代的健康酒品?
●首先,Z世代普遍對“養生”“健康”概念更為關注,這提醒酒企,在開發新品時,需要更注重“養生”的功能性。
《2025“新養生主義”人群洞察報告》指出,2016年-2023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指數從11.58%大幅提升至29.70%,大眾對“酒精攝入與健康平衡”的關注度顯著提高。
不過,與上一代的觀念和行為相比,新世代的“新養生主義”有所不同。

老一代消費者的養生更為簡單暴力——以枸杞泡水、白酒泡藥為代表,追求的是簡單行為,直接見效;年輕人的養生行為則歸結為:古法打底、節律放松、碎片填縫。
既推崇“古法健身”的傳統養生底蘊,也追求“分鐘健康”(碎片化微運動)適配快節奏生活,同時結合“輕量化靜運動”(冥想、呼吸法“情緒急救+能量修復”)。
“老一代消費者的養生,是講究‘到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所以,泡枸杞、喝藥酒被視為中年人的標配。”有業內人士表示,相比之下,年輕一代的“養生行為”啟動更早,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更高。
再加上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之下,年輕世代的新養生主義,講究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填充,這給酒業的啟示就是,開發適應這種碎片化場景的即時快飲性養生類白酒,以更精致的包裝、更便利化的購買、更即時的飲用為特色。
與此同時,年輕消費者在文化層面對“國潮”與“古法”更為偏好,這就要求酒企更多挖掘傳統文化,且通過釀藝、原料、包裝等層面來體現,同時挖掘“古法養生”原理和方案,將其與酒飲相結合,以適應Z世代對國潮和古法的回歸。
●其次,在具體的養生操作實踐中,年輕消費者有自己的流派和做法,這也是企業必須關注的層面。
例如,《2025“新養生主義”人群洞察報告》顯示,年輕消費者在踐行“新養生主義”的時候,有所謂“壓力代償派”和“科學養生派”。
所謂壓力代償派,講究從加班應酬到深夜療愈、心理止損、壓力分期。

年輕人面對高強度工作、家庭責任等內外部壓力困擾,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為恢復心理平衡,“壓力代償派”會通過購買解酒護肝、熬夜養生、情緒調節類等“補救/療愈型產品”,來抵消負面行為后果,滿足身心健康需求。
這一流派的心理模式,就是“放縱——健康代償”,酒飲在一定程度上屬于放松乃至放縱的產品,符合這種心理模式的初期需求,若新酒飲能夠在“健康代償”上更強調功能化,則能形成完整閉環,更有效地滿足“壓力代償派”的心理需求,獲得這部分消費者的青睞。
所謂“科學養生派”,是指注重用實驗精神經營健康,推動養生從玄學走向科學。
“科學養生派”更相信數據說話,他們會用智能設備監測身體指標,根據數據定制養生計劃,精準補充所需營養。面對五花八門的養生概念,消費者只認有科研論文背書的產品,拒絕任何沒有科學依據的“玄學”說法,為真正有效的養生方案買單。
面對這一派,就要求酒飲類產品,必須從原料、功效上有著嚴格的數據和實驗支撐,以科學的精神來面對酒飲的“養生功效”,從而獲得這一派的認同。
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輕養生”相關社媒內容作品數呈大幅增長,“即時調理”“緩解亞健康”的功能性產品越來越受歡迎,白酒養生或向著“情緒療愈”場景延伸。此外,更為科學化、更具數據支撐力的產品,例如,標明各項數據、加強白酒成分透明化,都成為一種面向新世代消費者的必然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