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白酒行業,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正在上演:全國白酒產量連年下降,頭部酒企卻逆勢擴產。
國家統計局與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為414.5萬千升,較2016年的峰值減少了近70%,連續第8年下降。然而,同期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卻逆勢擴產,今世緣、瀘州老窖等企業的新項目建設投資均接近或超過百億。
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實則揭示了行業的本質變革——在“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趨勢下,市場已從量價齊升轉向品質分化。市場格局上,TOP6的頭部企業占據85%以上的營收和90%的利潤,這也印證了行業“長期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供需現狀。在此背景下,今世緣酒業通過產能與儲能的戰略布局,正構建起以陶壇老酒為核心的質量護城河。
產能與儲能布局是白酒行業競爭的必然選擇。優質酒的產能和儲能,是頭部酒企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確保其產品品質長期穩定的基石。今世緣酒業在產能與儲能方面的布局,正是基于這一行業共識。

2024年,今世緣南廠區2萬噸濃香型車間投產,總產能達6萬噸;2025年,2萬噸清雅醬香型產能也將投產,總產能將達8萬噸。儲能方面,其60萬噸陶壇儲酒基地建設項目同樣引人注目,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三期工程,待全部完成后,陶壇儲酒能力將達到60萬噸,這一規模在行業內具有顯著優勢。
產能擴張為今世緣酒業帶來了諸多益處。一直以來,今世緣酒業堅持“聚焦濃香主業,加快醬香突破”的雙軌策略。濃香型產能可以保障國緣V系、開系、高溝等核心產品的穩定輸出,清雅醬香型產能則能夠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醬香型白酒的需求,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并且差異化優勢顯著。產能結構多元化,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產能擴張滿足了消費升級背景下市場對高品質白酒的需求,增強了品牌的影響力與市場話語權,提升了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為全國化布局提供了支撐,也推動了技術創新與品質升級。

儲能建設方面,陶壇儲酒的微孔呼吸效應,促進了酒體酯化反應和有害物質揮發,使酒體微量成分增加,形成豐富香氣,產品口感更優。并且,規模化陶壇儲酒能夠實現長期陳化的工藝理念,確保了產品口感的一致性。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不僅定義了新的品質標準,更搶占了老酒價值的制高點。
此外,今世緣酒業的廠區建設項目還通過“酒文旅”新業態,提升了品牌文化內涵和市場影響力。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和國家級綠色工廠,其巨型“囍”字建筑主體的白金酒庫已成為漣水縣標志性建筑,有效推動了工業與文旅的結合,實現了從游客到顧客的一步轉化。

我們認為,今世緣酒業重資產布局產能儲能的背后,是其對白酒產業長期主義的堅守。8萬噸產能、60萬噸陶壇庫,本質上是通過“時間銀行”來儲存品質信用。在白酒行業從營銷驅動轉向品質驅動的轉型期,這種以重資產換取陳釀時間的戰略,一方面重塑了企業自身的競爭維度,另一方面也推動了行業價值評估體系的升級。
可以說,今世緣酒業通過產能與儲能的戰略布局,在行業變革中率先錨定了“長期主義”的航標,而未來白酒行業的競爭,也終將歸于時間沉淀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