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酒行業普遍面臨存量競爭壓力的背景下,國臺酒通過一系列舉措,保持了穩定的市場表現。在最新發布的華樽杯第十七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測評報告中,國臺酒品牌價值位列“貴州白酒第三”,這是國臺連續多年在該榜單中位居貴州白酒第三。這不僅是一次排名的延續——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第三”這兩個字背后,體現的是市場和消費者對國臺持續發展硬核實力的深度認可。
穩居第三——權威榜單的硬核佐證
10月20日,華樽杯第十七屆《2025年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研究報告》在深圳正式發布。報告顯示,國臺酒2025年度品牌價值達2361.26億元,榮獲中國白酒第九名、貴州省白酒第三名。國臺酒核心大單品國臺國標酒2025年度品牌價值突破1183.4億元,躋身全球酒類產品第二十名、中國白酒第九名。

華樽杯作為中國酒業公認的權威品牌價值評價體系,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舉辦,是中國酒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針對酒類品牌進行品牌價值評議的專業活動。它采用全球領先的“全面因素測算法”,根據品牌狀況衡量標準,結合酒業權威專家的意見,使品牌價值測算更具科學性和系統性。
目前,華樽杯已連續二十余年發布品牌價值榜單,以其專業性和權威性,被譽為中國酒業發展的“風向標”和企業競爭力的“晴雨表”,更被行業廣泛認同為“中國酒業奧運會”,其評價結果已成為市場決策和專業研究的重要參考。
在當前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面臨增速放緩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品牌價值的穩健增長與行業地位的鞏固,不僅體現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關乎其長期戰略的布局與市場信心。
測評結果顯示,國臺酒的品牌價值穩步提升至2361.26億元,排名升至中國白酒第九位,并蟬聯貴州白酒第三名。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在行業整體承壓的今天,守住位次本身就是一種勝利,穩得住,就是進。特別是在頭部品牌加速集中、區域酒企面臨洗牌的格局下,國臺酒憑借扎實的品質根基、前瞻的戰略規劃與創新的營銷體系,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與戰略定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臺旗下核心大單品——國臺國標酒的品牌價值也進一步提升,排名位列中國白酒第九名,躋身全球酒類產品第二十名。同時,國臺酒還榮獲“2025年度全球高端烈酒十大熱銷品牌”“2025年度中國酒業教育推廣卓越成效品牌”,國臺國標酒榮獲“2025年度中國醬酒高質量發展領導品牌”,這些都彰顯了國臺在品質根基與市場競爭上的硬實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臺旗下核心大單品——國臺國標酒的品牌價值也進一步提升,排名位列中國白酒第九名,躋身全球酒類產品第二十名。同時,國臺酒還榮獲“2025年度全球高端烈酒十大熱銷品牌”“2025年度中國酒業教育推廣卓越成效品牌”,國臺國標酒榮獲“2025年度中國醬酒高質量發展領導品牌”,這些都彰顯了國臺在品質根基與市場競爭上的硬實力。
品質及用戶密碼——從智能釀造到消費者心智的全面貫通
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有賴于與消費者的價值共鳴。2025年,國臺在消費者培育領域持續深耕,構建了一個集立體化、場景化、強互動于一體的C端營銷生態。
在這一生態布局中,國臺通過多元觸點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接:攜手謝霆鋒演唱會燃情開唱,在音樂中點燃熱愛,在美酒中感受通透;冠名越野e族巴丹100系列賽,將“通達美生活”的熱愛與極限挑戰完美融合;在中秋等傳統節慶中融入“博餅”民俗活動,以文化體驗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還有以“國粉節”實現十三城聯動,亦借新品國臺元宇宙·啟元酒觸動情緒共鳴,更通過“國臺酒|村超·世界足球明星貴州行”活動攜手世界球星實現文化破圈,完成了從連接到共鳴的多維品牌塑造。這些精心設計的多元場景,共同培育了一個有溫度、有活力、高粘性的“國臺粉”群體。
在眾多消費者互動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覆蓋全國數城的“2025年第四屆國臺國標酒真實年份酒盲品挑戰賽”,從3月開賽以來,該比賽已席卷全國30多個省區的74座城市,觸達消費者超百萬人。
與行業常見的橫向競品對標不同,國臺的盲品引導消費者聚焦于產品自身內在價值的縱向品味,把九個不同釀造年份(2012年-2020年釀造)的國臺國標酒一字排開,隨機編號,品鑒之后猜年份,感受時間在酒體中留下的純粹風味魅力。
國臺國標酒的年份價值清晰可見:舉個例子,一瓶2012年釀造的國標酒,經歷一年精釀、三年陶藏、一年涵養,于2017年上市時已是五年陳釀,至2025年,已是實實在在地滿了十三年。

這背后,支撐這份直面消費者品鑒底氣的,正是國臺智能釀造體系所保障的品質一致性。
自1999年扎根茅臺鎮以來,國臺在恪守“12987”釀酒周期流程的同時,歷經二十余年的實踐與六輪技術迭代,成功構建了從“經驗釀造”到“數字釀造”再到“智能釀造”的完整體系。
如今,其復雜的釀造工藝已被系統解構為30道工序、274個環節與1508項明晰的嚴苛指標,并實現了全流程數智化控制。從制曲、發酵、蒸餾到基酒儲存,每個環節都有精準的參數作為支撐,每項操作都由智能系統實時記錄、分析與優化。
恰恰是這種把老師傅的經驗絕活轉化為可精準執行的數字標準,確保了國臺酒生產全程的標準化與可復制性。無論消費者身處成都、北京還是廣州,只要打開同一釀造年份的國臺國標酒,所體驗到的口感、風味都高度一致。
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系統的創新,更是對白酒行業“品質恒定”根本要求的成功踐行。因此,國臺才敢于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大規模的盲品挑戰——因為每一瓶酒,都是可預期的“標準答案”。
國臺國標的盲品活動,將“真實年份”這一標簽進一步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的品牌資產。它不依賴單向的話術說服,而是憑借自身扎實的產品力發聲,讓消費者在親身體驗、對比品鑒中建立信任。
渠道密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廠商共同體
同樣,品牌的崛起離不開渠道的支持,市場的深耕更需要廠商的協同。在持續發力C端的同時,國臺同步進行B端建設。近年來,國臺扎實踐行“通之商道”,廠商擰成一股繩,用好產品圈粉,用好模式留人,用高價值扎根。通過資源整合、數字化賦能、動銷支持等一系列舉措,國臺不斷優化廠商關系,致力于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生態共同體。
其中,其平臺公司模式的創立,成為優化廠商關系的一項重要創新機制。通過構建“供廠銷一體化、廠商一體化、廠商端聯盟化、廠商端消費者融通化”的價值共生商業新生態,打破零和博弈,實現“共創-共享-共生”的價值循環。目前,在天津、成都、西安等重點市場,這一模式已陸續穩健落地。
與此同時,“千縣千店”工程的系統推進,展現了國臺對市場深度覆蓋的決心。該工程以精細化費用管控為支點,通過精簡冗余投入、優化資源配置,并深度圍繞“一保+兩促+三包”立體化支持體系,推動經銷商運營模式升級。
國臺致力于打通市場的“最后一公里”,致力于成為經銷商最信賴的伙伴。通過切實的投入、專業的體系與模式的持續迭代,國臺始終是經銷商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石。
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渠道為支撐、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立體化運營模式,使國臺在行業調整期中依然保持了穩健增長,形成了“C端拉動、B端受益”的良性循環。
作為中國白酒的重要一極,國臺正以扎實的實踐,為白酒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它以智能釀造奠定品質基石,以消費者培育建立品牌共鳴,以廠商共同體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堅固護城河——這些也正是其連續多年穩坐“貴州第三”背后的硬核實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