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傍晚,距離新掌門人張德芹就任已近半年的時間,貴州茅臺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1207.76億元,同比增長16.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08.28億元,同比增長15.0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88.45億元,同比增長15.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1.32億元,同比增長13.23%。

對此,業界紛紛表示,作為行業內首家公布三季度財報的A股上市公司,茅臺再次展示了其逆勢增長的能力和強大的“吸金”力,在為酒業市場帶來積極信號的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份三季報,那就是超高含金量。
首先,在前三個季度中,貴州茅臺不僅超額完成了15%的年度營業總收入目標,而且其業績已接近2022年全年的水平(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75.54億元,歸母公司凈利潤627.16億元)。此外,茅臺再次實現了在三個季度內突破千億收入的目標,同時,時間相較于去年,縮短了不少。
其次,作為茅臺業績的核心支柱,茅臺酒在今年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成為銷售額達到千億級別的超級單品。根據財報,今年前9個月,茅臺酒營收達到1011.26億元,同比增長15.88%。這一成績的背后,得益于一系列穩價措施的賦能,并且張德芹上任后,就和團隊馬不停蹄地開展全國市場調研工作,通過增強與經銷商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凝聚行業共識,進一步平衡“區域、渠道、終端”三者之間的關系。
受此利好影響,醬香系列酒的表現同樣搶眼,營收為193.93億元,同比大增24.36%。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8日,茅臺1935迎來上市1000天。在白酒行業面臨消費、生產和流通等多方面挑戰與矛盾交織的大環境下,茅臺1935并未退縮,反而以其非凡的增長韌性迎難而上:在上市的第一年,銷售額便突破了50億元;到了第二年,更是成功躋身于百億級單品之列;今年的前三個季度里,茅臺1935也提前超額完成了各項預定的任務指標。
而在渠道分布上,貴州茅臺批發代理業務實現了685.29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0.96%;而直銷渠道則貢獻了519.89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2.51%。在這之中,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實現累計不含稅收入147.66億元。
可以說,通過渠道協同形成的強大合力,茅臺實現了線上立標桿,線下強聯動、建體系、樹價值的效果,并且隨著渠道布局的進一步優化,茅臺增強了與終端消費者(C端)的連接能力。
再次,在推進全球化的道路上,茅臺也做出了積極示范,彰顯出了其推動中國白酒進入更廣闊國際市場的能力。三季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茅臺的國外銷售額達到了34.83億元,同比增長了16.71%,相較于前一年同期增加了9.09個百分點。

這一成果與茅臺集團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密切相關。今年,茅臺先后在瑞士、意大利及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其品牌文化。就在9月,茅臺在香港開設了專賣店,此舉被視為茅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特別是隨著香港涉酒關稅的下調,預期將為其出口業務帶來極大的提振作用。
針對茅臺持續穩健增長并成功穿越行業周期的現象,華創、東吳、華鑫等多家研究機構進行了深入分析。這些機構普遍認為,茅臺的海外市場擴張是其保持長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也將其視為應對市場周期波動的重要策略。通過加強國際市場的布局,茅臺不僅引領了中國白酒走向世界,還增強了自身抵抗周期性風險的能力。
的確,這從最近股市的走勢上也可見一斑。
特別是9月20日,茅臺首次提出擬以自有資金實施股份回購計劃,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表明公司對未來發展和長期價值的積極態度,這極大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再加上8月8日,公司公告對未來三年分紅率做出承諾,規劃2024-2026年現金分紅不低于規模凈利潤的75%。截至9月末,茅臺的股東數量超過了20萬,達到20.16萬戶,創下歷史新高。憑借穩健的盈利實力以及豐厚的現金流股息回報,茅臺的市值再次逼近2萬億。10月25日,茅臺市值達到1.96萬億元,僅次于中國移動、工商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

資本市場的活躍表現,加上茅臺持續向好的業績,進一步鞏固了經銷商對其的信心。截至9月末,茅臺的預收賬款(包括合同負債及其他流動負債)總額達到了111.66億元人民幣。眾所周知,預收賬款是評估白酒行業需求狀況的關鍵指標,同時也預示著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市場對茅臺的高度認可,也展示了公司在未來發展中的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