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以“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為主題的茅臺集團甲辰年(2024)茅臺酒節隆重舉行。這不僅標志著新一年度茅臺酒釀造歷程的正式啟動,同時,也是對延續21年之久的致敬傳統慶典的繼承與發揚。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活動期間,茅臺還正式發布了企業文化手冊——《茅臺玖章》,將茅臺的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行為準則之中,讓行業內外都感受到了茅臺不僅遵循自然法則,匠心釀造;還尊重人文價值,傳遞美德,彰顯了茅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責任,只為消費者釀造高品質生活。
致敬傳統,堅持質量為魂

早上9時9分,伴隨著《茅臺迎賓曲》聲起,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與一眾嘉賓有序步入活動現場,一場莊重而富有文化氣息的儀式正式拉開大幕。《華夏酒報》記者在現場見證了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時刻:茅臺集團的員工們通過重現《禮記》中的“三獻禮”儀式,向歷代為茅臺酒作出貢獻的大師和先驅致敬。這一系列儀式不僅是一次對傳統的尊重,更是對茅臺酒背后深厚文化底蘊的一次展現。除此之外,活動還特別設置了拜師儀式,新老匠人間形成了正式的師徒關系。這種做法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技術本身,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精神——即對待每一滴酒都應抱有敬畏之心的態度,更堅定了茅臺“質量是生命之魂”的信仰。可以說,儀式不僅展示出茅臺集團對于文化傳統保護及傳承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向外界傳達了一個信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堅持品質至上、用心釀酒,始終是茅臺不變的初心。“茅臺的文化內涵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中的,雖然M是茅臺拼音首字母,但它更代表了人。這是茅臺把人的智慧與自然的饋贈結合起來,靠天吃飯,靠人干活,既依賴于大自然的恩賜,也依靠茅臺人一代一代的匠心傳承。特別是這次活動邀請到了茅臺的歷代奮斗者們,既有老領導、老員工,也有老工匠,還有學徒拜師儀式等,雖然這樣的做法在酒業中并不罕見,但茅臺做得特別好。誰做到傳承,誰做到天地人的結合,誰就將引領行業。”對此,物產中大云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昕東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酒業經歷周期性波動和面臨巨大挑戰的今天,茅臺總能夠在傳承和發展中、在繼承和創新中,給行業以啟迪。未來的中國酒業需要有這樣的領頭羊,一個能夠在保持文化根基的同時勇于突破創新的企業,來帶領整個行業向著更加繁榮的方向前進。
文化賦能,為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一直以來,文化始終被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事實上,茅臺酒的品牌影響力不僅僅源于其卓越的品質,更在于歷代茅臺人對文化建設、文化傳承和文化理念的深耕與踐行。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淀為茅臺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10月11日下午,茅臺酒節活動期間,茅臺集團在茅臺國際大酒店正式發布企業文化手冊《茅臺玖章》。作為茅臺文化的集大成者,《茅臺玖章》以“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為指引,從順天、敬人、明理、厚德四個層面進行延展,明確了以“釀造高品質生活”為使命,以“讓世界愛上茅臺 讓茅臺香飄世界”為愿景,踐行“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價值觀,弘揚“愛我茅臺 為國爭光”的企業精神,提升“品質 品牌 工藝 環境 文化”核心競爭力;涵蓋了企業簡介、文化溯源、文化理念、行為準則、文化形象、茅臺產品、茅臺工藝、社會責任、致敬榜樣等九個篇章,全面而深入地展現了茅臺的企業文化體系。《華夏酒報》記者看到,這本手冊不僅記錄了茅臺酒的歷史沿革、釀造工藝等專業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視角,深入挖掘和闡述了茅臺酒背后所蘊含的獨特精神價值和社會意義。正如手冊最后寫到:作為中國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茅臺是古老的;作為世界品牌殿堂的成員,茅臺又是年輕的。茅臺的人文化成,猶如酒本身,層次極為穩定豐富。雖釀在“河谷”,但視野格局卻站在“山巔”。對此,張德芹在致辭中表示,在新的征程上,茅臺將以打造“酒文化的極致”為統領,推動茅臺文化全方位融入企業治理、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產品設計、社會公益等各方面,不斷提升茅臺文化的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真誠希望廣大投資者、經銷商、供應商和茅友們,共同弘揚茅臺文化、講好茅臺故事、傳播好茅臺聲音,真正讓世界愛上茅臺,讓茅臺香飄世界。活動現場,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文化學者、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波,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楊曉陽,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顧問、中國美協原副主席尼瑪澤仁,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長江學者)謝有順,中國氣象局二十四節氣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宋英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喬曉光,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遵義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李發模以及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立足自身專業,圍繞《茅臺玖章》進行了深入的解讀與探討,讓嘉賓看到茅臺是如何通過文化建設、文化傳播等方式構建獨特的文化內涵。
為消費者釀造高品質生活
當前,酒類產業發展正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對健康、文化、情感等多方面的追求。茅臺不僅僅是一家釀酒企業,更是一家致力于為消費者釀造高品質生活的企業。在甲辰龍年茅臺酒節上,茅臺還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傳統的中國酒文化城打造成為專屬重陽的“守藝之城”,通過“一個非遺集市”“一次工藝展示互動體驗”,用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語言,創新表達茅臺工匠精神,打造茅臺品質文化IP。
在“茅臺遇見茅臺”非遺與美酒相遇主題集市活動中,《華夏酒報》記者觀察到,貴州非遺文化傳承人精心布置了多個展區,包括貴州蠟染、苗銀苗繡、玉屏簫笛、大方漆器等傳統手工藝展示,以及非遺美食如吹糖人、遵義雞蛋糕、重陽糕等美食攤位。為了增進嘉賓與游客對茅臺工藝的深刻理解,集市還特別設立了守藝秘境·茅臺工藝展示及體驗區。在此區域,通過詳盡的工藝展陳,以及沉浸式的下沙工藝體驗與栓絲帶等茅臺釀造環節的親身參與,為嘉賓與游客們提供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茅臺文化之旅。
可以說,這一系列精心策劃的“酒+”展演集市活動,在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能夠讓賓客更深刻感受到茅臺產品與傳統文化相互交織、相得益彰的獨特魅力。
“茅臺從建廠之日起,就把尊重前輩先賢、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大眾作為企業之德。”張德芹指出,茅臺將始終銘記前輩先賢艱苦創業的光輝歷程,增強興業強業的使命擔當,堅持做真誠厚道的企業,始終把尊重社會大眾作為基本道德素養,構建和諧共進的發展“共同體”,讓更多人認可茅臺、愛上茅臺。此外,通過鏈接當地特色民俗、支持公益事業等方式,茅臺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地方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的企業精神,正是茅臺“明理厚德”理念的生動體現。
“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張德芹指出,茅臺將秉持厚德本心,踐行至善理念,恪守商業倫理道德,以質量求生存,以誠信樹品牌,以信譽筑基石,心懷“國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盡最大力量回饋父老鄉親和社會大眾、助力社會民生改善,不斷彰顯企業的大擔當、大作為、大貢獻。 綜合來看,在物以知為貴的今天,茅臺通過一系列富有IP內涵的文化活動,深度詮釋了其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領軍者,是如何向消費者講述和傳遞優秀傳統文化的。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茅臺對傳統釀酒工藝的堅守,更展現了其將這份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理念相融合的能力,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編輯: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