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保健酒行業在保持一定程度增長的基礎上,依舊保持了勁牌遙遙領先的格局。此外,添加劑疑云如同“塑化劑”風波一樣,成為保健酒行業的重大負面事件,也成為可能導致保健酒行業標準化更趨嚴格的標志性事件。在相對不變、保持固化的前提下,保健酒行業在互聯網+的帶動下,正在從產品研發、營銷渠道等諸多方面產生蛻變。
格局依舊,品牌差距擴大
2015年度,保健酒市場依然維持增長態勢,相關資料顯示,從2010年開始,保健養生酒行業平均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但是另一方面,與白酒行業截然不同的是,保健酒行業的集中度比較高,市場格局相對穩定,第一名與第二名出現較大差距。
相關機構預測,2015年全年勁酒銷售額可輕松突破80億元,而2014年勁牌銷售額突破75億元。而2015年年中,海南椰島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8億元,同比下滑12.7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48.46萬元,同比下降96.43%。
一邊是持續上揚,另一邊則出現下滑,第一名與排名緊隨其后的企業之間,差距逐漸拉大。資料顯示,海南椰島一度領先于勁酒,也曾緊隨其后居于第二名。2003年,椰島銷售額已達到10.13億元,勁酒僅有4億元。但10年后的2013年,海南椰島總營收9.11億元,其中酒類3.6億元,而勁酒銷售額已達67億元左右。
方德咨詢董事長王健認為,海南椰島的問題在于,其銷售過分依賴湖南市場,但湖南市場存在產品老化等問題,導致業績嚴重下滑,而其自身對市場、渠道的把控力也很差。此外,海南椰島產品外觀、顏色、口感上都已不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而由于保健酒涉及到批文等冗長環節,其產品創新和更新換代也備受掣肘。
還有意見認為,海南椰島在營銷與終端的把控上,也曾經犯過錯誤,導致失去機遇,最終落于人后。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究其根本,保健酒行業相對較小,其受眾群體有限,在先進品牌占據絕大多數消費人群的情況之下,可供挖掘的空間不大,而且部分企業的品牌更新不及時,在營銷運作上依然是老套手法,無法有效吸引消費者,也沒有革命性的新產品誕生,才導致保健酒行業的市場格局相對固定,不易打破。
非法添加亂象
在高速發展,格局固化的同時,保健酒行業如同白酒行業一樣,經受著各種“丑聞”的打擊。
2015年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告稱,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屬于違法行為,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的69種產品涉嫌違法添加行為,涉嫌違法添加他達拉非(作用類似“偉哥”)等化學物質的產品中,包括海南椰島的椰島鹿龜酒1種產品。
食藥監總局稱,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關于“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此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2號),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另外,通告要求,所有保健酒、配制酒經營者應對其所銷售的產品進行全面自查,發現上述產品一律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
海南椰島于2015年8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立即向相關部門進行核實確認,并第一時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生產過程進行系統排查,對庫存半成品、成品進行了全面檢測,未發現非法添加行為。海南椰島方面表示,目前酒業生產和銷售情況一切正常,按照通告要求將市場上的涉嫌產品全部下架、封存,并委托國家權威檢測機構重新檢驗。
雖然沒有受到像白酒“塑化劑風波”那樣的影響之深,椰島鹿龜酒陷入“偉哥門”后,2015年8月3日其股價跌停。
2015年8月29日,一封通知給了困局中的椰島鹿龜酒一道曙光,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海南椰島發出通知,確定“椰島鹿龜酒”不含非法添加物,可繼續正常生產和上架銷售。
業界認為,所謂非法添加的疑云正如塑化劑對于酒鬼酒的影響一樣,給了飽受質疑的保健酒行業一記重擊。這也間接說明保健酒行業欠缺較為明確、公認的生產標準,容易給外界質疑者以口實。
養生健康白酒潮流
傳統保健酒格局固化、難以突破瓶頸,但是一些融合性新概念產品則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并形成了一股潮流,譬如勁牌有限公司的健康白酒,瀘州老窖推出的養生白酒。
2013年,勁牌有限公司推出健康白酒戰略新產品——毛鋪苦蕎酒。該產品上市半年,已實現約8000萬元的銷售目標。在2015年度,更成為健康白酒領域的佼佼者。
勁牌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毛鋪苦蕎酒是勁牌公司健康白酒最重要的一款產品,承載著打造毛鋪健康品牌的戰略使命,肩負著勁牌公司健康白酒開創大未來的戰略重任,計劃3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5年內突破20億元。
有觀點認為,“毛鋪苦蕎酒不同于傳統白酒產品,有健康概念和營養價值,前途廣闊。”
在白酒產品、保健酒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勁牌公司全力打造和推廣的毛鋪苦蕎酒,是一款訴諸于消費者健康、具有鮮明風味特色的新產品。
2015年3月26日,瀘州老窖養生酒業在成都推出“4D”品鑒發布會,瀘州老窖養生酒業戰略合作伙伴代表中茶院(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科研團隊等參與其中。此次推出的新品,瀘州老窖·滋補大曲作為老窖首款健字號產品,也博足了眼球;瀘州老窖瑪咖原液禮盒裝、國窖·北冬蟲夏草、瀘州老窖玫瑰99(婚宴版)、瀘州老窖玫瑰國際版也將相續與市場見面。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養生保健酒行業有近200億元的市場,且正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發展,養生保健酒正在成為繼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國內酒業市場的第四大市場。此番瀘州老窖推出養生酒系列,是其 “藍海戰略”的重要舉措。瀘州老窖投資2000萬打造的GMP生產線已正式通過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組審核,并獲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
業內人士表示,保健酒本身就是藥材和白酒融合的產物,如今的酒業調整期,類似于這種注重實效、融合概念、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必定會成為未來保健酒領域的后起之秀。
互聯網帶來蛻變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為各類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對于保健酒行業來說,自然也不能錯過這個機遇。
所謂“互聯網+”是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常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制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以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服務業等等的有機融合。
業界認為,“互聯網+”將給保健酒行業帶來巨大機遇——首先是以此為基礎的大數據研究,可以針對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進行研發與市場動作,并在此基礎上,精準定位目標客戶,實現精準服務。
其次,信息化促進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融合,大大壓縮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必然不可避免地對傳統分銷渠道、組織和環節進行沖擊和重構,創新出新的渠道和方式。業界認為,移動互聯網將進一步顛覆傳統保健酒的組織形式、商業規則、產業鏈條、競爭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銷售模式。
實際上,一些傳統的保健酒品牌,譬如竹葉青酒,已經開始開辟互聯網戰場。對于竹葉青而言,互聯網是“品牌加熱”最好的平臺。因為技術的即時性,造就了互聯網“圍觀”、“刷屏”的現象,這就為竹葉青酒創造了短期品牌熱度迅速上升的可能,而這恰恰是整個保健酒領域所忽視的。
竹葉青以“父子情,竹葉青”,通過互聯網撕開中青年消費群的情感區,并深深切入,喚醒潛藏在消費者心智中關于竹葉青酒品牌的記憶。通過品牌喚醒,借力互聯網傳播、發售“父親的味道”這一款新品,以“給父親的禮物”這一概念讓中青年先了解、接觸、購買竹葉青酒,再逐漸品嘗、消費竹葉青酒,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品牌復蘇邏輯。
業界人士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中國保健酒品牌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產品鏈、消費者、市場進行梳理與重構。采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用商業民主化、用戶至上的方式來經營,勁酒就成為這方面的典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保健酒的價格思維向價值思維的突變很明顯:產品導向轉入服務導向;從關注企業內部轉入更關注整個供應鏈;視野從局部地區延展到國際;從發揮硬件優勢轉入發揮軟件優勢;從關注領導轉入更關注客戶滿意度;從價格封鎖的競爭市場轉入創造并進入新興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