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啤酒品評得分作為衡量啤酒釀造團隊工作績效的一項關鍵指標,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各部門考核權重無法量化的現象。針對提高啤酒品評得分,筆者嘗試從組織結構調整方面探討一些思路。
1 主要目的
實現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和啤酒品評得分的提高
2 組織結構調整
成立跨部門的項目小組
3 項目小組框架
解釋一:項目小組采取矩陣式的組織結構,即把按職能劃分的部門和任務劃分的小組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矩陣,一名管理人員既同原職能部門保持組織與業務上的聯系,又參加項目小組的工作。
解釋二:針對矩陣式的組織結構人員上的雙重管理、沒有足夠的激勵手段與懲治手段等固有缺點,設計增加一個“評審小組”明確任務指標和考核要求,通過定期測評保證項目小組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4 角色設計
4.1 項目成員
通過選拔各部門質量管理優秀者組成,人數控制在10人以內。選撥條件:首先要求有團隊意識,為項目組工作時間占全時工作時間的50%。其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較強的現場觀察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要求有2名—3名關鍵品平員參與。
4.2 項目經理指令性任命,其條件要求是在工作中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全時為項目組工作。
4.3 評審小組能為該項目工作的開展進行定期測評。
5 主要優點
5.1 可以集中技術力量聚焦任務,使過程控制更具針對性。
5.2 改變啤酒品評得分考核權重設計與落實困難、人人管人人皆不管的現狀,使考核具有針對性,責任到人。
5.3 啤酒的生產涉及各個部門眾多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各部門間的橫向聯系。
6 公司層面的支持
6.1 項目小組邀請總經理授牌,通過這種儀式向員工傳達一種重視質量的強烈信息,給項目組成員以鼓舞,增強其責任感。
6.2 成立評審小組,科學設計考核方案,重獎重罰。完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成項目目標,對項目小組成員實施職位晉升的獎勵。
6.3 能夠與標桿工廠質量團隊結成對子,通過雙方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交流,發現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和積極轉化最佳實踐交流經驗。
7 關鍵過程及指標識別與確定
原料新鮮度控制及粉塵系統清理;糖化過程控制及TBZ指標;發酵過程控制及SO2等關鍵指標;過濾過程控制及二氧化碳純凈度、溶解氧指標;包裝過程控制及TPO、出口酒溫、殺菌單位。
8 項目小組需要定期開展的工作
8.1 每月小組活動4次—6次。小組活動主要包括:結合品評得分、缺陷對現狀、跟蹤過程發現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并制定改進措施等。
8.2 每周一次對生產過程進行現場驗證、跟蹤。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同樣依靠本部門人員的跟蹤是很難發現問題,通過跨部門的活動,甚至外請同行,可以很好地對過程中的盲區、忽視的細節進行發現和改進。需要擬定詳細的跟蹤、排查計劃。
8.3 重視關鍵品評員的培訓以及品評活動的開展。定期邀請消費者、專家對工廠產品進行品評把脈,定期組織對集團內其他公司產品、競品進行品評。
8.4 做好生產數據的積累、分析和改進方案的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