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種,其獨特的發酵工藝在世界釀酒中獨樹一幟,加上悠久的歷史底蘊,被譽為“天下一絕”。黃酒自古以來就有“欲釀酒必先制曲”的說法,紹興酒釀造中更是把曲形象地稱為“酒之骨”??梢娗鷮瀑|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曲的主要作用有三個方面:一是為酒母和醪提供酶源,使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溶出和分解;二是在曲菌繁殖和產酶的同時,產生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這是酵母的營養來源,并生成有機酸、高級醇及脂類成分;三是曲香及曲的其他成分作為酒的前體物質賦予酒以獨特的風味。
本文以本公司技術中心保藏的米曲霉為菌種,研究了培養條件與種曲產孢子數的關系,與黃酒同行共同探討、學習。
1.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菌種
公司技術中心保藏的黃酒釀造用米曲霉菌種,采用麩皮試管形式保藏。
1.1.1 實驗儀器
顯微鏡 JNO EC XS-212-201 上海醫用光學儀器廠
血球計數板 (XB-4-25) 上海醫用光學儀器廠
超凈工作臺 SB-JC-1A 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
濕熱滅菌鍋 YXQ-SG46-280SA 上海佳勝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霉菌培養箱 MJX-250B I型 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
1.2 培養基
1.2.1 分離培養基:蛋白胨 1.75g;瓊脂粉 5g;可溶性淀粉 7.5g;水 250ml。
1.2.2 米曲汁斜面培養基:10—12。BriX米曲汁500ml;瓊脂 10g。
1.2.3 麩皮試管培養基:采用麩皮為原料,加水55%-60%,每支裝入試管的1/4,121℃滅菌30min。
1.3 實驗方法
1.3.1 米曲霉菌種的分離、純化
實驗所用菌種為上一年保藏的菌株,性能可能發生衰退,活性減弱,因而必須對其進行純化復壯,使其保持較強的生長繁殖能力和較高的酶活力。采用透明圈法挑選性能優良的菌種,轉接入米曲汁斜面試管,30℃恒溫培養4天,待孢子濃密時,置4℃冰箱中,備用。
1.3.2 米曲霉種曲的培養及分析
將麩皮用20目/寸篩過篩,篩去粉末,否則經蒸煮后會出現結塊現象,造成培養時透氣性不好。按實驗設計進行配料,裝入500ml三角瓶中,扎牛皮紙包口于濕熱滅菌鍋內121℃滅菌30min。取出后趁熱搖散培養基,以防結塊。自然冷卻至室溫。
取培養好的米曲汁斜面試管1支,無菌條件下接種到500ml三角瓶培養基中1環,充分搖勻。放入30℃培養箱恒溫培養,經16 -20小時,麩皮上略長白色菌絲,根據生長情況每隔4小時左右搖瓶一次,若干次后根據生長情況將麩皮平攤瓶的底部。再經10小時左右麩皮連接成餅狀,要求能扣則扣瓶。輕扣輕放后繼續培養,每隔12小時復扣一次,至接種后取出進行分析。
分析方法:取干燥種曲0.2g,用100ml無菌水稀釋,充分振蕩搖勻,取中間液層,用血球板記數法測其孢子數,每瓶做兩次重復。
2.結果與分析
2.1 菌種的分離純化
透明圈法是常用的菌種分離純化方法。對米曲霉菌落的透明圈比值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當菌落稀釋到10-4至10-7,菌落彼此分離,為單孢子菌落。挑選透明圈比值較大的分離出的菌落為優質純化菌落。
將單孢子菌落轉接于米曲汁斜面試管中,于30℃恒溫條件下培養4天,待孢子濃密時取出,置于4℃冰箱中備用。
2.2 加水量對種曲質量的影響
水是一切生物活動的載體,種曲培養過程中米曲霉需以體外吸收養分,而養分又必須先被水所溶解,在其生長過程中又需耗掉大量的水分。本實驗設計含水量70%、75%、80%、85%、90%五個梯度,接種孢子后于30℃恒溫培養72小時。加水量對種曲孢子數的影響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加水量對種曲質量有顯著的影響,隨著培養基料中加水量的增大,種曲產孢子數呈現先增大后下降的趨勢。加水量為80%~85%時,曲料比較松散,米曲霉生長旺盛,產孢子數為最高,是適宜的加水量。曲料中加水量過少(<80%),曲料缺乏水分,米曲霉對原料利用不夠充分,繁殖能力降低,因而產孢子數較少;但曲料中的水分過多(>85%),曲料就會粘結成團塊,引起局部散熱困難,造成曲料溫度不均勻,導致米曲霉生長不理想,從而影響種曲質量。
2.3 培養時間對種曲質量的影響
種曲培養時間對種曲質量有影響,過篩的新鮮麩皮80%左右的水充分拌勻,分裝于500ml的三角瓶中,上棉塞包扎牛皮紙,0.1MPa濕熱殺菌30min,趁熱搖散瓶中熱塊,冷卻后在無菌條件下接入試管斜面米曲霉孢子,充分搖勻。種曲培養時間與產孢子數的關系見圖3。
&nb文章來源華夏酒報sp; 由圖3可知,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米曲霉產孢子數呈增大趨勢。在72小時后孢子數趨向平穩。
3.小結
本次實驗驗證了種曲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的加水量和培養時間對種曲產孢子數的影響,確定了在黃酒種曲生產過程中培養基含水量和培養時間,對生產有很大的幫助。其余麩皮的質量等因素尚有待于進一步實驗。




